浙江人年度健康大数据 这种癌异军突起

浙江人年度健康大数据来了!这种癌异军突起

钱江晚报

一年一度的浙江人健康蓝皮书,12月8日又发布了。

从2005年开始,浙江省疾病和预防控制中心就在收集、分析浙江人的健康信息,除了告诉大家过去一年浙江的传染病疫情之外,还梳理这一年里的重点、热点问题。

周四发布的蓝皮书,全称叫做《2015年浙江省疾病预防控制业务技术报告》,数据是2015年的,不过对大家来说,还是有很重要的指导意义。

我们先看看浙江人的预期寿命:

2015 年,浙江省居民期望寿命为 78.22 岁,男性为 76.02 岁,女性为 80.70 岁,城市为79.54 岁,农村为 77.55 岁。

2015 年,报告死亡个案 305986 例,报告死亡率为 643.91/10 万,男性(724.93/10 万)高于女性(561.14/10 万),城市(618.31/10 万)低于农村(657.60/10 万)。分年龄组的死亡率呈现两头高,中间低的“U”字型。

死因构成方面,慢性病已经成为全省居民的最主要死因,占总死亡病例数的 82.95%,我省居民前 5 位死因依次为恶性肿瘤、脑血管疾病、呼吸道疾病、心脏病、损伤和中毒。

排在死因第一位的恶性肿瘤,又是哪些最威胁大家的生命?

2015年全年共报告恶性肿瘤 163892 例,报告发病率 344.89/10 万,城市 高于农村,男性高于女性。恶性肿瘤发病率随着年龄增加而上升,60 岁之后成倍增长。

全省居民发病水平居前 5 位的恶性肿瘤为肺癌、甲状腺癌、大肠癌、胃癌、肝癌,占全部恶性肿瘤的 57.93%。

男性发病第 1 位的恶性肿瘤为肺癌,女性发病第 1 位为甲状腺癌。

恶性肿瘤发病率随着年龄增加而上升,60 岁之后成倍增长。

再来对比一下2012年的数据,当时发病率排在前五位的分别是肺癌、胃癌、肝癌、结直肠癌和乳腺癌。

从相隔三年的榜单里可以看到,甲状腺癌属于“异军突起”,但大家大可放心的是,这里反映出的变化,其实和体检检查项目的增加以及体检手段的改进有关系,早早发现病变,才能早早治疗争取最佳时机。

接下来看看爸爸妈妈们最操心的孩子的身体状况:

2015 年,对 33 所中小学校的 37671 名中小学生开展生长发育和营养状况监测,结果表明:学生超重率为 12.9%,肥胖率为 7.3%,营养不良率为 7.2%,男生均高于女生。

在11个省级学生健康监测点开展学生常见疾病监测,结果显示:学生视力低下率为 71.5%,患龋率为 15.5%,贫血率为 8.1%,女生均高于男生;沙眼患病率和肠道蠕 虫感染率均保持在较低的水平。

这样看上去,浙江中小学生们的家长们是得好好反省一下带孩子的方式了,科学上来说,超重、肥胖、营养不良的问题,以及视力低下的问题,都是和生活当中的饮食、作息习惯息息相关的。

先说说营养状况,浙江中小学生当中的小胖子不少,与此同时,营养不良的小瘦子也有7.2%,两个数字相加,在浙江每5个孩子当中,就有1个营养状况出现问题。

怎么保持孩子的营养平衡?道理大家都懂,一个是平衡的饮食,第二是运动,第三要保障孩子充足的睡眠,20%的家长得好好看看自己的孩子在哪一方面出现了问题。

再来看视力低下的情况,这比营养状况出现问题的孩子更多了,浙江省疾控中心的工作人员说,家长们得教会孩子“一拳、一尺、一寸”的坐姿,也就是胸离书桌一拳远,眼离书本一尺远,手离笔尖一寸远;另外,要尽量减少人工光源产品的使用,手机、iPad能少玩就少玩;在吃的方面,要多吃富含蛋白质、维生素A的食品,还有充足的睡眠不能少,最后,提倡每天有一个小时在阳光下的户外运动。

最后来看看每年都要流行几次的传染病:

2015年,甲、乙类法定传染病——也就是伤寒、狂犬病、艾滋病等疾病——发病率193.24/10 万比2014年下降 0.35%;报告死亡率 0.62/10万,比2014 年下降4.93%。

发病率较 2014 年升幅较大的病种为百日咳、猩红热、登革热、麻疹和新生儿破伤风,发病率降幅较大的病种有流行性乙型脑炎、霍乱、人感染 H7N9 禽流感、流行性脑脊髓膜炎和伤寒/副伤寒。

甲、乙类传染病报告发病率居前 5 位 的病种依次为梅毒、肺结核、淋病、乙肝和猩红热;报告死亡率居前 5 位的依次为艾滋病、 肺结核、人感染 H7N9 禽流感、狂犬病和肾综合征出血热。地区分布上,甲、乙类传染病报 告发病率居前 5 位的市依次为杭州市、丽水市、金华市、衢州市和舟山市;报告死亡率居前5 位的市依次为衢州市、丽水市、温州市、金华市和台州市。

2015年,浙江省共报告丙类传染病 9 种,报告发病 213162 例,死亡 1 例;报告发病率为 387.00/10 万 ,比 2014 年 下 降 36.54% ;报 告 死 亡 率 为 0.0018/10 万 ,比 2014 年 下 降93.81%。发病率较高的丙类传染病为手足口病、其他感染性腹泻病和流行性感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