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吗?在人体中,有着一位技艺高超的修复大师,他掌握了修复人体多种类型受损组织的秘诀,当人体受到损害的时候,它就会马不停蹄的到受伤的地方去创造新的骨头、软骨、肌肉和神经,这就是,间充质干细胞!
近年来,间充质干细胞在疾病治疗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逐渐成为成为疾病治疗的热门赛道。诸多早期间充质干细胞临床试验已经证明了安全性和有效性,关于间充质干细胞的科学出版物超过十万,另外,据美国国家临床数据库数据Clinicaltrials.gov)显示 ,全球正在进行的间充质干细胞临床试验超过1000项,在多个适应症领域皆有涉及。
间充质干细胞的优势及作用机制
间充质干细胞胞(mesenchymal stem cell, MSC)是一类在特定条件下能够向软骨组织、骨组织、肌肉、肌腱、韧带、脂肪等多种类型组织细胞分化的多潜能干细胞。
间充质干细胞可通过归巢、分泌一系列细胞因子和生长因子以及分泌外泌体等多种形式来发挥造血支持,免疫调节和组织修复再生等生物学功能。
目前,间充质干细胞已被各科学研究领域广泛关注并展示出良好的转化应用潜力[1]。
人体组织器官功能障碍或结构损伤会导致疾病发生。结构损伤,即组织器官的结构遭到破坏。由内部病理因素或外部物理、化学、生物等因素造成的组织器官结构损伤,进而导致功能障碍。组织器官功能障碍或结构损伤导致的疾病,可通过干细胞进行治疗。移植的干细胞可修复功能障碍的组织器官或再生损伤的组织器官。
间充质干细胞通过直接和间接两种方式发挥作用。直接方式包括归巢、定向分化与多向分化以及旁分泌效应等; 间接方式包括双向调节免疫反应和炎症反应、抗氧化应激、抗纤维化、抗凋亡、造血支持作用及参与或促进血管再生、激活内源干细胞增殖分化及患病组织器官已分化的正常细胞去分化,以及抗衰老、抗瘢痕等,这些机制已经被大量的基础研究及临床试验所证实[2]。
01心脏疾病
近日,发表在《美国心脏病学会杂志》(JACC)中的一篇研究论文提出了,美国德克萨斯心脏研究所研究人员利用间充质干细胞来改善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新进展。
研究结果显示,这种干细胞疗法在治疗心力衰竭中的效果突出。MPCs治疗使心力衰竭患者的发病率降低了67%,中风的发生率降低了58.5%,甚至在严重炎症心力衰竭患者中,心脏病或中风的发生率降低75.3%。表明间充质前体干细胞治疗在心衰领域有着显著的改善效果。
近日,中国首个异体人源脂肪间干细胞注射液产品的III期临床试验启动。此前已完成的多中心II期临床试验结果初步表明,间充质干细胞在治疗膝骨关节炎(KOA)方面具有比较良好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随着干细胞生物工程研究应用的深入探索,通过干细胞来修复与逆转骨关节炎,逐渐被认为是一种极具前景的治疗方式。
近日,《国际病例报告杂志》发表“成人干细胞疗法作为为严重髋关节骨关节炎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替代方案”的研究论文,该论文提出一项新的研究,干细胞疗法作为严重髋关节炎患者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替代治疗手段的可能性。
近日,Kala Pharmaceuticals宣布其在研人间充质干细胞分泌蛋白质组(MSC-S)疗法KPI-012获得FDA的快速通道指定,用于治疗持续性角膜上皮缺损(PCED)。
其1b期临床结果显示,在19周的随访中,8名接受治疗的患者中全部都显示出功能改善,其中有6名患者完全治愈PCED,且在后续的随访中仍持续保持治愈的状态;药物耐受性良好,未观察到任何安全性问题。Kala计划将于2023年晚些时候进行2b期临床试验。
05肺纤维化近日,清华大学发起的国内首个“间充质干细胞外泌体雾化吸入治疗肺纤维性病变”临床研究宣布启动,本项目旨在评价间充质干细胞外泌体吸入治疗肺纤维性病变患者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为未来进一步扩大样本量和探索间充质干细胞外泌体治疗的适应症做准备。

间充质干细胞外泌体具有低免疫原性,高稳定性和易存储的特点,采用雾化吸入给药有利于肺部疾病的治疗,是一种前沿的,有潜力的新型疗法。
值得一提的是,除上述适应症之外,此前的研究表明,在针对治疗糖尿病足溃疡方面,间充质干细胞治疗也取得明显进展。且治疗期间没有出现严重不良事件,在完成治疗后继续观察了两年,随访发现两组患者均未出现与伤口治疗相关的不良事件,肯定了间充质干细胞治疗的安全性以及有效性。
另外,在美国顶尖医学期刊《Neurology》上也曾刊登过使用间充质干细胞注射疗法治疗脑部中风(脑卒中)的研究。并且已被证实该疗法可以促进包括免疫调节、神经元、脑血管和神经胶质重塑等内源性神经保护和脑修复进程。已有大量动物实验和临床研究证明,干细胞治疗用于促进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康复是可行且安全的。
间充质干细胞正越来越多地被应用于临床疾病的治疗中,并显示出良好的治疗效果。我们相信随着间充质干细胞基础与临床研究的深入,它必将为解决多种“顽疾”提供新的治疗策略。
